close

週休到金山老街

發現了這個!!

托兒子的福.......

進行了生平第一遭的"洗愛玉"體驗

 

準備 愛玉籽20g  冷開水約六碗

一部分的水 加愛玉籽  放入果汁機打約20秒 

再用"新的"  老闆附贈的絲襪過濾  抓洗

約一分鐘左右.....

靜置約10分鐘

就好了耶!!!!.......

真是不可思議的簡單

.................

加入檸檬汁 糖水

喔!! ...........ㄡㄧ細.............

 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AA%B8%E6%AA%AC%E6%84%9B%E7%8E%89

愛玉子又稱為愛玉、玉枳、枳仔、草枳仔、澳澆、愛玉欉,屬桑科榕屬植物,為台灣特有亞種。

歷史與特徵

日本牧野富太郎(T.Makino)在1904年發表愛玉子是一新種,乃由他在當時地名為嘉義廳下打貓東頂堡生毛樹庄(現嘉義縣梅山鄉)採集得之愛玉子標本,後來因英國植物學家Corner認為愛玉與薜荔十分相近;但薜荔在植物分類的學名發表較早,因此現代學者大多將愛玉處理成薜荔的變種

連雅堂於1921年著作之台灣通史農業志中即有記載愛玉子名稱的來源。

 

愛玉子:產於嘉義山中。舊志未記載其名,道光初,有同安人某居於郡治之媽祖樓街每往來嘉義,採辦土宜。一日,過後大埔,天熱渴甚,溪飲,見水面成凍,掬而飲之,涼沁心脾,自念此間暑,何得有冰?細視水上,樹子錯落,揉之有漿,以為此物化也。拾而歸家,以水洗之,頃刻成凍,和以糖,風味殊佳,或合以兒茶少許,則色如瑪瑙。某有女曰愛玉,年15,楚楚可人,長日無事,出凍以賣,飲者甘之,遂呼為愛玉凍。自是傳遍市上,採者日多,配售閩、粵。按愛玉子,即薜荔,性清涼,可解暑。

主要分布於海拔 1200-1900公尺之中低海拔地區,為台灣特有藤本植物,常纏繞於岩石或樹木上,雌雄異株,果期在9-12月,雌果具豐富果膠酯酶,可採置加工為愛玉凍。

 

用途

愛玉凍

愛玉子有分次開花,果實陸續成熟的現象,故採收時亦宜分次採取成熟果,然後削去外皮,一半切開,使瘦果充分曝露,以利用陽光曬乾或乾燥機烘乾。瘦果經常溫手工搓洗出果膠後,經常溫靜置後可凝結為愛玉凍。

一般人所稱的愛玉,指的是愛玉子製成的膠質食品愛玉凍。將愛玉凍加入碎冰跟檸檬汁可製成愛玉冰 (在新加坡被稱作文頭雪),是台灣與新加坡一種清涼爽口的著名甜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lla Chen 的頭像
    Ella Chen

    碇中盈如老師的部落格

    Ell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